政府投資項目事前績效評估報告(參考模板)
一、評估對象
(一)項目名稱。介紹項目名稱。
(二)項目概況。介紹項目背景、項目主要內容、計劃投資額等。
(三)項目績效目標。介紹設立績效目標所考慮的因素,項目的總體績效目標以及具體的產出指標和效益指標。
(四)項目預算。介紹項目的預算構成、財政支持的范圍和方式、財政經費保障渠道和方式等。
二、事前績效評估的基本情況
(一)評估程序。介紹項目具體評估程序。
(二)評估思路。介紹項目具體評估思路。
(三)評估方法。介紹項目具體評估方式、方法,主要有:
1.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將政府投資項目存續期內的支出與效益進行對比分析,以評估政府投資項目的資金及管理效率。
2.比較法,是指通過對績效目標與預期實施效果、歷史與當期情況、不同部門與地區同類政府投資項目安排的比較,綜合分析政府投資項目的績效情況。
3.因素分析法,是指通過綜合分析影響政府投資項目績效目標實現、實施效果的內外因素,對政府投資項目進行評估。
4.最低成本法,是指對預期效益不易計量的政府投資項目,通過綜合分析測算其最低實施成本,對政府投資項目進行評估。
5.公眾評判法,是指通過專家評估、公眾問卷及抽樣調查等方式,對政府投資項目進行評估。
三、評估內容和結論
(一)建設必要性。主要評估項目建設依據是否充分,是否符合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是否符合“集中財力辦大事”財政政策體系要求等。
(二)投入經濟性。主要說明建設規模、建設方案的合理性、必要性,投入產出的匹配性,費用測算的合理性等。依據行業標準規范,提供項目建設規模合理的測算依據。需經過兩個方案比較,選擇最優建設方案。評估項目費用測算是否科學、依據是否充分,是否采取了最優的費用方案等,并作出結論。
(三)籌資合規性。主要說明籌資要符合預算管理、地方政府債務等管理要求,需要明確資金來源: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地方政府債券、上級資金支持和鎮(街道)資金,并作出結論。
(四)投資約束性。主要說明每年投資計劃完成率,工期進度執行率,節約投資比例,工程變更比例等情況(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增減指標)。
(五)總體結論。根據上述內容作出總體結論。
四、評估的相關建議
五、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闡述評估工作基本前提、假設、報告適用范圍、相關責任以及需要說明的其他問題等)
六、評估人員簽名
七、附件材料
(項目相關資料、評估方案、評估組人員組成及評估專家意見、收集并審核的被評估項目數據資料、現場與非現場評估工作底稿,其他佐證材料。)
預算績效評價主評人能力水平項目根據《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和《中央企業綜合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委托第三方機構參與預算績效管理的指導意見》和《關于委托第三方機構參與預算績效評價業務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精神,以績效評價行業執業準則為指導,以預算績效評價能力培養為核心,結合績效評價市場需求、應具備的實操能力、專業能力要求設置課程體系,培養專業能力突出、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能夠獨立領導和組織開展本單位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應用領域的工作及其各項任務的專業人才,打造特色的績效評價培養體系,幫助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系統、全面地開展全過程績效評價,助力深化全面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為實現財政體系現代化和企業治理體系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預算績效評價工作坊
上一篇: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的總結材料
下一篇:市級財政績效評價操作指南